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和谐城管倡导者”罗亚蒙:流动商贩还是要以疏为主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184  更新时间:2010-08-07 20:43:07  文章录入:admin

      近日,“和谐城管倡导者”罗亚蒙在接受广东省发行量最大的综合类日报《南方都市报》的记者裘萍采访时说,流动商贩管理,还是要以疏为主,给空间,给出路,给希望,把工作重心前移,在源头解决问题。
      
             罗亚蒙谈话的主要观点如下:
            
      1.广州市城管部门大规模、有组织建设流动商贩疏导点的做法很好,这是解决流动商贩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完全赞成。解决好流动商贩问题,必须坚持教育、帮扶、疏导、规范的八字方针,对流动商贩要给空间、给出路、给生活的希望。流动商贩不能一堵了之,堵是堵不住的,堵得太紧轻者会导致对抗执法,重者会把他们逼到犯罪的道路上。只有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先疏后堵,城市才能真正从根本上实现和谐。

            
      2.结合广州市萝岗区流动商贩疏导点建设的实际情况,罗亚蒙强调,选址是否合理是流动商贩疏导点建设成败的关键条件之一。流动商贩疏导点建设选址,既要科学决策,又要民主决策,要让流动商贩、社区居民、有关专家充分表达意见,最后由政府确定。流动商贩疏导点建设选址如果不合理,不仅起不到疏导作用,还浪费城市空间资源。

            
      3.结合广州市花都区流动商贩疏导点建设的实际情况,罗亚蒙强调,引导有条件的流动商贩进入市场经营,规范经营,是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符合发展规律。但要注意到,新的流动商贩会持续不断地产生和流入,对流动商贩的帮扶政策、帮扶措施一定要有可持续性。

            
      4.结合广州市几个中心城区的流动商贩疏导点建设的实际情况,罗亚蒙认为,城市商业中心区人流密集,交通拥堵,寸土寸金,不适宜规模化建设流动商贩疏导点,工作的着重点应放在规范管理。

            
      5.广州市和北京、上海、深圳等几个城市,外来人口特别多,尤其广州、深圳又属于外来流动商贩特别多的城市,解决流动商贩问题难度最大,建议借鉴上海有的城区的做法,大规模利用非交通干道、公园,广场、体育场等建立早市、夜市和节假日跳蚤市场。城市管理不能有“洁癖”,这样做不仅不影响原有城市公共空间功能的发挥,还能给广州带来新的商业文化景观和城市的和谐,给流动商贩带来新的生存空间和生活的美好希望。管理部门的工作任务当然会相应加重,但那也是城市政府部门应尽的义务。

      6.熟食关系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流动商贩不宜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