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破解流动摊贩管理难题 成都计划重开“夜市”?
作者:夏丽莎  文章来源:四川日报  点击数 275  更新时间:2011-10-07 16:39:02  文章录入:admin

  破解流动摊贩管理难,成都市将推新举措。9月8日记者从成都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成都正计划建设定点“夜市”,变“堵”为“疏”,让流动摊贩“定”下来。专家建议:要放开,先要“立好规矩”。

  流动摊贩管理一直被称为城市管理的一项“顽疾”。传统的“严管”模式多次引发城管执法人员与摊贩之间的冲突,而流动摊贩屡禁不止带来的油烟、噪音、街道污染等问题又让周围群众叫苦不迭。成都市文明热线“96110”开通半个月的投诉记录显示,涉及城市管理的三大投诉热点就是流动摊贩、噪音扰民和油烟扰民。

  在成都市此前的一次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考察中,广西省南宁市的做法让考察组眼前一亮:在每个城区划定1至2个允许临时摆卖的创业街,以低廉的租金吸引流动摊贩“定点”创业,同时在一些非主要街道设置免费或低价的夜市摆卖区,通过规定时间、规定地点等方式实现了流动摊贩的有序管理。

  如今,这一管理模式有望“移植”成都。在不久前召开的成都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上,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提出:各区市县可以在不影响交通和市容的前提下,选择一条街道或一片区域,将屡禁不止的烧烤、夜啤酒、冷啖杯等整合到一起进行管理。

  成都市城管局副局长段海明表示,依据主要街道“严管”、试点街道“松管”的初步思路,成都市各区市县正在制定相关规划,可能首先在五城区和高新区各选择一条街道进行试点。

  而社会管理专家则担心,试点太少容易变成作秀。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胡光伟认为,成都的探索值得肯定,但如果一个区市县只有一个特色街或夜市,远远不能满足老百姓需求,很容易沦为“样板工程”。所以既要试点,也要考虑如何铺开。

  胡光伟还建议,在进夜市前,最好先“立规矩”。由于许多“鬼饮食”都存在油烟、油污、噪音等问题,如果约束不当,过度集中反而会加大保洁和管理难度。“不如把话说在前头,可以摆哪里,怎么摆,摆完了必须恢复原样,不然就下次就不能进场,形成习惯和制度,才能避免引起周边群众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