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何勇:“馒头许可”易停,行政审批思维难禁 |
作者:何勇 文章来源:荆楚网 点击数 335 更新时间:2012-07-12 22:32:37 文章录入:admin |
|
7月9日,甘肃省质监局叫停已“暂行”14个月的《甘肃省生产加工食品小作坊加工许可管理暂行办法》,根据该办法,加工油条、卖馒头都需要办行政许可证。甘肃省质监局承认该“暂行办法”在许可和处罚设定上缺少上位法依据。(7月10日《工人日报》) 毫无疑问,加工油条、卖馒头都需要办理行政许可证,这样的要求和规定显然缺乏法律依据,属于典型的地方土办法,依法应当废止,重回法律轨道。虽然在上级压力之下,甘肃省叫停了“馒头许可”,但是职能部门内心的行政审批思维则难以禁止、难以消除。 从表面上看,甘肃省质监局违法要求油条加工、卖馒头办理行政许可证,是一种懒政行为,是地方职能部门为了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又不愿意多出力、多干活。但是,从深层次角度剖析“馒头许可”,其实不难发现,懒政只是“馒头许可”的表象,职能部门追求经济利益才是背后的本质。 事实上我国实施行政许可制度,主要是为了满足公共利益需要,为了保障公民、企业和法人的合法权益。而且按照我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对于需要实行行政许可的事项有着严格的限制性规定,并不是随便可以扩充。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出台法规政策,突破《行政许可法》的规定,私自设置行政许可项目,其实主要是借行政许可收费,是谋取部门利益最大化。 众所周知,行政许可制度下的每一张行政许可证的发放,都意味着发放行政许可证的部门要向领证的企业、法人和公民收取一笔不少的费用,是想卖馒头、加工油条的小市民交了费用才能领到证。而且职能部门在实施审批权过程之中,还能乘机吃拿卡要,谋取私利。换言之,正因为实行行政许可制度,可以为职能部门谋取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所以很多职能部门肆意扩充行政审批权限,胡乱实施行政许可制度,把行政许可当成了敛财手段。当然,虽然目前甘肃省叫停了“馒头许可”,可以预测到的是,之前一些加工油条和卖馒头的私营业主在领取行政许可证中产生的费用,政府既不会退还收取的费用,也不可能补偿经营者领取证件花费的人力、物力支付的费用。 “馒头许可”闹剧的发生,实质上提醒各级职能部门,在国家不断削减职能部门的审批权限的时候,一些职能部门不甘心权力的丧失,不甘心利益的流失,正在违法的自我扩权,借行政许可制度下的监管,谋取部门利益。因此,各级政府在削减行政审批权限的时候,更要消除职能部门心中的行政审批思维。 稿源:荆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