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治“摩的”之乱路在何方? |
作者:夏小荔 唐梦 尹辅华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数 268 更新时间:2010-01-06 12:51:21 文章录入:admin |
|
运汽车站前,一名摩的司机开始了一单生意。马甲发放不到一星期,却已没有摩的司机再愿意穿,因为这会成为运政政部门打击非法营运的显著标志。(张由琼摄)
上周,禅城公安分局永安派出所为摩的司机发放统一马甲,并采取实名制管理(详见相关报道《穿上马甲摩的司机身份仍尴尬》)。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此举与交通部门打击非法营运格格不入,但是,在市民中,在网友中却也引来了一片赞许声。由摩托车引发的违法犯罪行为、摩托车的管理等问题又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成效: “实名制”实施一周车站周边未现警情
禅城公安分局永安派出所介绍,去年发生在汽车站周边的刑事治安案件共100多宗,经过整治,今年案件数量下降了二成。而“实施摩的司机实名制后,一周时间内在该区域没有接到一宗警情”。 据了解,第一批自愿申领马甲的摩的司机有88名,此后,又有20余名提出申领。目前,派出所已经掌握了这100余名摩的司机的照片、身份证等基本情况。据悉,目前申领马甲的摩的司机中,有50人为本地下岗工人。 “我们的目的是掌握他们的资料,起到自我约束、群众监督、方便警方监控的作用”,禅城公安分局永安派出所所长赵亮坦言,“他们是否属于非法营运要由交通部门裁决,作为派出所,我们最终目的是要减少治安隐患。” 赵亮还表示,并不要求他们一定要穿上派出所免费派发的马甲,也可以穿自己的马甲,印上名字来,关键是来派出所登记资料。 赵亮介绍,佛山汽车站是禅城区最大的客运中心之一,加上周边太平洋电脑城、鸿运电脑城、新鸿运电脑城等4个电脑城的存在,使得该区域平均每天人流及客流量达3万—4万人次。由于各种原因,佛山汽车站周边一直存在社会治安复杂,扒窃、假币换真币、百多辆“黑摩的”盘踞等现象。今年以来,禅城警方将鸿运汽车站列为全区头号整治重点。 仅今年1—9月,就已出动警力3000多人次,开展清查行动268次,打掉犯罪团伙1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58名,破获刑事案件70多宗。“通过严打整治,汽车站和周边的警情数、立案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两成,但是这种打击方式要耗费大量的警力,往往整治过后一段时间又死灰复燃,不能形成长效机制。我们一直在尝试各种方法,希望能够使得打击成为常态化、有次序化。”赵亮说。
困局: 车站顽疾难以彻底根治 多部门对于汽车站及周边的整治从未间断过。据赵亮介绍,“2007年禅城辖区派出所整合后,辖区派出所就想方设法对佛山汽车站周边的治安进行整治,采取了多种方法,但每次行动都只是一时的打击。此外,每月多部门都有不少于一次的联合行动”。 据了解,早在2006年,为解决目前佛山汽车站周边秩序的困局,在禅城区祖庙街道办事处的牵头协调下,佛山汽运集团总公司、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升平派出所、禅城区执法局祖庙分局、禅城区交通局车站交通管理所等部门最终达成共识,决定在佛山汽车站设置周边秩序综合治理工作站,实施部门联手,长期整治佛山汽车站周边秩序。禅城区执法局、交管、派出所等7个部门,一起进驻汽车站办公,分工合作,一起整治佛山汽车站之乱。 此后,禅城公安分局永安派出所还在汽车站出站口设立了咨询台,并向过往旅客发放宣传单张,揭露车站附近嫌疑人主要的作案手段,向旅客们传授防范知识。此外,派出所还专门制作了录音光碟,在所有从外地开往佛山的大巴车上播放,提醒旅客不要乘坐非法营运车辆,以及出站注意事项,以免上当受骗。
警方: 治安问题责无旁贷 摩的司机引发的治安问题极复杂,摩的司机只是在鸿运车站门前诱使事主上车,但实施作案却在别处,真正发案的时候,多是在别的派出所辖区甚至是南海、顺德区。受害人又多是人生地不熟的外地人。赵亮说,其实,此前也经过了许多尝试,都未能形成长效机制,今年4月,他们还在“永安警务室”发帖向市民问计,寻求整治鸿运汽车站摩的司机的方法。帖子一出,就引来近百网友回复。 禅城公安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公安机关,治安问题责无旁贷,警方还将继续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同时,也呼吁多部门共同探索汽车站及周边的管理方法。
网友声音 “不是好办法,但目前无更好办法” 《摩的司机搭客亮“实名”》的报道出来后,立即引起网友的热烈讨论。其中,许多网友纷纷发帖表示支持派出所的做法,也有网友认为,这个方法不是很好,但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 其中,网友“卡卡西欧”在本地论坛发了一帖:《我被骗过所以支持搭客要穿马甲》。帖子一出立刻引起了许多网友的共鸣。“卡卡西欧”帖中写道:自己去年5月从东莞来佛山去某陶瓷厂找表哥,被好多搭客佬围住。一个穿灰短袖的男子说搭他7元钱。到了一个加油站,摩的司机说前面查搭客的,如果查实司机罚2000元客人要罚500元。摩的司机就叫“卡卡西欧”把钱包和证件放在他身上,说到前面石湾客运站等。“卡卡西欧”没多想就把东西交给他。结果,摩的司机突然开车跑了。“卡卡西欧”报了警,但警方查到该车牌是辆女装车,摩的司机的车牌肯定是假的。 网友“退休工人”则认为:唔系好办法,但目前无更好办法。佩服派出所够勇气,敢在网络上开警务室,虽然被好多人骂但始终坚持,依家又想办法防诈骗,明知会有非议,都总系敢想敢试。 网友“别样韩红”说,穿上了马甲他们就不敢做违法的事了,因为人们会记住他们的名字,然后派出所一查就知道。即使有些以搭客为名实施违法行为的人自己伪造一件并喷上假名,到时警察查案时也可以缩小侦查范围,而且警察随时上街检查他们的证件,如果发现马甲名字和证件名字不一样就知道这个人有违法目的啦。 网友“百灵鸟”:支持派出所的做法。摩托车非法营运存在着多年,屡禁不止,说明社会需要这种客运方式,让其自由泛滥发展,不如管起来限制发展,对社会治安和群众的安全有好处。合法经营的必然和非法搭客的对立起来,不想非法营运的存在威协他们的生计,这样就多了一支力量打击非法营运的搭客佬,那种假牌、假证、偷、骗、抢的搭客佬存在空间会越来越少,摩托车搭客市场的治安必然会好转。
专家说法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马戎: 动机好也要遵循法规 这件事情最主要是要当事的交通部门和公安部门联合协商来处理。鸿运车站外搭客摩托车司机身穿当地派出所核发的黄马甲,但仍被交通运管部门视为非法营运的打击对象这种情况,需要相关部门联合拟定合理的处置办法。 马戎说,从局部来看,派出所为他们配置黄马甲,其出发点是为了降低当地的发案率,与打击非法营运本来并无矛盾。而单方面做出某些允诺,在某种意义来说,肯定了到此地载客摩的司机的合法地位。这种做法的动机应该没有错,但要遵循法规。
摩的司机: “马甲”毕竟只是“马甲” 在鸿运汽车站附近的摩的司机都很小心:50多名摩的司机大部分都分散在车站周围的新鸿运电脑城及汾江河两侧,没有人敢在公交车站台附近揽客。上周三,当地派出所曾为摩的司机派发黄马甲,但昨日,没有一个摩的司机穿着黄马甲。“我们拿着帽子在车站附近绕,如果有人搭话,同意我给的价格,就递给他帽子,带他到另一侧上车,不然被路政人员看到,就会被重罚。”一摩的司机用手斜指着站台上一公路运政监管人员,称必须到附近才能上车。 “派出所不是已经发了黄马甲了,怎么还要抓?”面对笔者的疑问,该摩的佬表示,“‘马甲’毕竟是‘马甲’,路政人员只认你在这里拉客属于非法营运。”
路政部门: 该抓的决不手软 据了解,目前仅禅城区就大约有近2万名“摩的司机”,他们多聚集在车站、医院和商场进行非法营运活动。 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摩的”作为客运经营工具,缺乏安全性能检测,技术指标普遍不合格。据统计,交通部门查处的“摩的”中,无牌无证和报废车辆占了1/3以上:“摩的”司机没经正规培训,多数使用假证驾驶,甚至无证驾驶,极易发生事故。“如果发生交通意外对乘客造成伤害,大部分‘摩的’司机无力赔偿,乘客得不到任何保障。” “像鸿运汽车站这样存在摩托车非法运营的做法,我们见一台查一台,而不会管他们有没有穿统一的背心。”该负责人认为,作为查处非法营运一个内容,治理摩的随意拉客行为将决不手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