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佛山部分派出所为摩的司机派发马甲 遭质疑取消 |
作者:肖欢欢 翁晓鹏 张学斌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数 387 更新时间:2010-01-06 12:54:12 文章录入:admin |
|
尽管摩的司机穿上了“黄马甲”,但摩的搭客仍是非法营运。记者肖欢欢摄
着上黄马甲唔系“黄马褂” 佛山部分派出所给摩的司机派马甲引热议交通部门强调摩的搭客属非法营运马甲被撤 非法营运一直是交通部门十分头疼的问题,但近日禅城区部分派出所向辖区内摩的司机派发“黄马甲”在佛山引起广泛热议。由于没有进行政策的“无缝对接”,两个部门开始“打架”。派出所方面表示,给摩的司机发马甲是为了规范管理;交通部门则表示,给摩的司机发马甲与打击非法营运相矛盾,是在开倒车。迫于执行中的压力,摩的司机穿上马甲才一个星期就不得不被交通部门强制脱下。对此,相关专家表示,在佛山还没有禁摩的条件下,对摩的司机一味打压,是“只准自己吃燕窝,不准别人吃白菜”的做法。 问题: “马甲摩的”真假难辨 从西樵车站出口处,沿途有一排穿着各色马甲的摩的司机向顾客招手。这些摩的司机身着马甲有黄、蓝、橙等多个颜色,后背上印着编号。有摩的司机表示,穿上马甲就成了义务治安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牌”身份,很多摩的司机都愿意穿上这种马甲,至少可以给顾客一种放心的感觉。 西樵交通管理所昨天表示,当时马甲的发放由摩托车司机自己申请,需要交管理费200元。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摩的司机前来申请,因为穿上马甲给人感觉是“正规军”,容易赢得乘客好感。最后,这种马甲在西樵的覆盖率超过50%以上。 不过,随着马甲的普及,也出现一些问题。一是“马甲摩的”多了,满大街都是,市民真假难辨。二是时间长了,“马甲军”对改善社会治安效果有限。 派出所: 发马甲是为了治安 “从本月15日起,活跃在佛山汽车站的不少摩托车搭客仔都穿上了一件黄马甲,马甲上面印着搭客者的名字。这些黄马甲是由辖区内永安派出所负责发放的。如果发生案件,市民可以直接按照名字举报!”该负责人表示,所有穿了马甲的摩的司机同时也被聘为义务治安员,派出所将督促他们发现不法行为及时举报。 有关负责人表示,采取实名制管理并不意味着承认摩的合法,而是通过规范管理将混在摩的司机队伍中从事诈骗等行为的人分开来,从而促进当地治安状况好转。派出所已对摩的司机的身份证、住址等详细内容作登记,前后共发放了上百件实名制马甲。 交通部门: 摩的搭客属非法营运 对于派出所给摩的司机发黄马甲的做法,交通部门态度很坚决:摩托车搭客属于非法营运行为,不管是否穿马甲,都照查不误。 佛山市交通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张涛昨天表示,摩的司机穿上马甲并不意味着“转正”,合法地位得到承认,交通部门打击非法营运的政策不会因此改变。 短命的马甲: 穿一个星期就被脱下 昨日下午1时许,佛山汽车站前多位摩托仔骑着摩托车在此搭客,但始终未见一人身穿“黄马褂”。 “只穿了3天,就被要求脱下来了”,摩托仔成洪亮说。由于穿不穿黄马褂对生意影响不大,他和其他摩托仔们都是照常在汽车站门前搭客。 记者随后了解到,摩的司机们穿上马甲,前后只有约一个星期。 市民: 有人安心有人忧心 马甲甫一出山,便在佛山引起轰动。对于交警部门为摩的司机公开发放马甲的做法,既有市民拍手叫好,也有市民表示担忧。 佛山市科学技术学院的吴教授昨天表示,交警部门为摩的司机发放马甲的做法是很务实的做法。虽然从表面上看,这种做法似乎与打击非法营运相矛盾,但实际上非法营运屡禁不止是市场因素在起作用。“这种务实的做法,疏优于堵。” 但更多市民担忧的是,“马甲”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吃螃蟹者: 马甲摩的有助治安好转 实际上,南海区西樵镇是佛山最早试水为摩的司机发放“马甲”的地区。当时,很多市民担心,摩的司机穿上“黄马甲”,就像穿上了“黄马褂”,相当于被“招安”了。 负责发放马甲的西樵镇交通管理所相关负责人昨天表示,摩的司机穿上马甲后收效不错。西樵约有1000名摩的司机,西樵交通管理所先后发放500多件不同颜色的马甲,整个摩的司机队伍管理更加规范了。同时,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比如,不少摩的司机发现违法行为都会及时报警,发现有人偷窃或者路面有危险情况都会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 视点: 发马甲是权宜之计 佛山市政协委员、民盟佛山市委会副主委、禅城区政协副主席邓矢平长期致力于政府政策和决策研究。对给摩的司机发马甲的做法,他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这是务实之举,权宜之计,有几个好处: 第一,摩的司机在申请马甲时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和住址等信息,对摩的司机违法经营、拐骗等行为是一个约束。 第二,摩的司机有了马甲之后,市民今后搭摩的心里有底,投诉有门。 第三,摩的司机多数是社会中下层,发马甲可作为一个过渡和缓冲阶段。今后可通过对他们培训交规等提高其素质,待佛山禁摩时才废除马甲。 邓矢平表示,在佛山还没有禁摩的条件下对摩的司机一味打压不是办法,对各种交通工具的管理也不宜“一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