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北京市流动摊贩生存现状调查总结
作者:晏蔺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375  更新时间:2010-01-27 13:59:08  文章录入:admin

            流动人群这个特殊的人群,只因与城管之间愈演愈烈的猫与老鼠之间的追逐大战,而愈发受人们的关注。城管打伤打死摊贩、摊贩反抗城管,打死城管的新闻无论在网站还是新闻报道中已屡见不鲜。关于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于二者的孰是孰非,我们无法从主观上去判断,二者的存在是历史发展的一段小插曲,对于他们,我们只能从管理方法上进行改进,如何正确的处理好城管与摊贩的关系使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个暑假,我们就北京市流动摊贩的生存现状及城管与社会对流动摊贩的态度问题展开了一次调查。当真正的深入这一问题,真正与当事者进行接触,我们才深刻的体会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
            我们的调查工作大致分为三个步骤:前期深入街头及社区流动摊贩调查,中期与城管进行沟通,后期查阅相关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对于后期的工作,我们还在进行中,下面我就我们前两时期的工作进行一下小结,以期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准备。

            一、街头及社区流动摊贩调查

            七月骄阳似火,我们的心情也如这七月的阳光,热情四溢。按照计划,我们将对海淀区、朝阳区、宣城区、东城区、西城区、昌平区这几个区进行随机抽样访问,平均每个区五十份。我们一行人,或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分头进行了有序调查。在访问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几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首先是这些流动摊贩大多聚集在高校或一般工薪阶层较多的地方,这些地方往来人员较多,消费较低。特别是高校学生,已成为主要的消费顾客。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摊贩所售商品物美价廉,
            而学生是小商品的主要消费人群。其次,流动摊贩所售主要为小吃、玩具、水果蔬菜、小件生活用品等交易费用较小的物品,一般人群能够支付,所以消费人群易于选择,销售地点也可随意变动,流动性由此造成。但是,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销售者利润低,收入不稳等问题。第三,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流动商贩来自北京周边省市,其中河北、河南籍农民比较多,主要原因在于两地的距离相隔很近,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很多人选择来北京发展。第四,流动摊贩生活艰辛,无论是居住条件、工作情况还是平时的社会交往等都存在很大的问题。据了解,他们的居住环境一般为地下室,每月四五百块的房租,狭小的空间,简陋的生活设施,贫乏的社会交往,起早贪黑,给身体及精神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他们渴望生意的兴旺,但同时也需要精神的愉悦。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大多数北京人对外来务工人员态度还是很不错的,很少有歧视的现象产生,但是交往仅限于消费时刻,其余时间来往几乎没有。第四,与城管关系恶劣,两者几乎已成仇人。猫捉老鼠的场景经常上演。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就经历了好几次激烈的追逐大战,谈话刚进行一半,一句城管来了,大家立即作鸟兽散。对城管的恐惧和厌恶在谈话中不时流露出来。

            二、与城管的沟通

            由于这一部分参与不是很深入,对相关情况了解不够深入,在此不做过多总结。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这是我们这群人第一次做这样的实际调查活动,经验和能力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主要是:第一,工作选取时间段不是很合理,我们一般选取在白天进行调查访问,主要是考虑到成员的人身安全,但是,好多商贩都选择在晚上出来工作,这个时候是生意最好的时候,也是城管管的较松的时候。这样造成白天的调查资料不是很完善,但是还是很有代表性的。第二,工作选取的地点,我们是经历了很多的挫折之后才发现了一般规律,高校、小区商贩较多,之前大家都是盲人摸象,误打误撞,走了很多弯路。第三,我们还需加强与城管和相关专业研究领域的专家的联系,掌握准确可靠资料,集思广益,把我们的研究成果展现在大家面前,以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贡献。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收获了很多,无论是从与流动摊贩的谈话还是成员之间的交流,我看到了智慧的流淌。在此次活动中,我锻炼了自己实践的能力,体会了书本上不曾体会的道理。生活是一本大书,唯有融入其中,才能真正体会其中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