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江苏2009年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作者:谢文哲 向弋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点击数 184  更新时间:2010-04-17 23:04:25  文章录入:admin

中国经济网南京3月24日讯(记者谢文哲、实习生向弋)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洪流,江苏省工商系统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总局的领导下,努力化解经济危机的冲击,带领全省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在“夹缝”中求生存,实现了突围,个私经济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进入了历史新阶段。


在江苏省2009年度个私发展情况分析报告会上,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个体私营经济监督管理处副处长李树亮总结道:“与2008年相比,2009年个私经济实现了四个突破、两个增长、两个凸显、三个转移、一个平稳。”更值得一提的是,私营企业户数自2001年起连续9年居全国第一,个体工商户户数自2005年始连续5年居全国第二。

四个突破。截至2009年底,江苏省个体工商户突破260万户,达261.44万户;私营企业突破90万户,达91.16万户;总注册资本(金)突破2万亿元,达2.17万亿元;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增幅均达到两位数,分别为14.69%、11.66%。

两个增长。江苏省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新开业户数和其所占市场总份额进一步增长。2009年,全省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合计新开业86.55万户,比上年增长6.18%,新开业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总数均为近五年之最。另外,个私企业所占市场总份额也进一步增长。从户数、注册资本(金)以及占GDP的份额三方面来看,全省个私经济都实现了较大的增长,分别比上年底增长了0.55、0.66、2.3个百分点。。


两个凸显。全省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规模经营和就业创业功能日益凸显。较大规模的企业增长迅速。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至1亿元的达38279户,亿元以上的达1727户。可喜的是,2008年,江苏入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有111户,占总量的22.20%。2009年,全省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净增就业人员144.67万人,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的主力军。


三个转移。全省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行业结构继续移向第三产业、城乡结构向城镇聚集、区域结构呈现苏北加快发展之势。以城市和市场为载体的第三产业,促使个私经济不断更新发展观念,带动其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并扩大了就业途径。近年来,苏北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保持着较快的发展势头,苏北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数占全省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数的份额也逐年增加,2009年尤为明显。其中,宿迁个体工商户增幅全省第一,盐城个体工商户户数和增量、私营企业增量和增幅均居全省第一。

一个平稳。全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吊、注销趋于平稳。2009年,全省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新开业总数为86.55户,吊销、注销44.74万户,吊销、注销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总数占新开业总数的比例为51.70%,是近5年来最低的一年。

早在2009年4月,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帮助企业应对危机、克服困难。江苏省工商局召开了全省工商系统“红盾保民生护企业促发展”主题活动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在会上,省局党组书记、局长佘义和说,根据当前的形势要求和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省局党组决定把帮扶企业从出台政策层面推进到落实政策层面,在全系统组织开展“红盾保民生护企业促发展”活动。

具体到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上,全省工商系统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以开展“红盾保民生护企业促发展”主题活动为主线,采取一系列有利有效的措施,保证了2009年度个私企业良好的发展,主要的措施有:

一是深入开展了“私营企业联系帮扶月”暨全省万户私营企业调研活动。一方面,各直属局派工商干部上门送法、送政策,指导私营企业依法经营、依法维权。截至12月底,共走访帮扶企业61666户,培训企业人员86909人,收集问题14779个次,解决问题9034个次;另一方面,全省共出动基层工商干部17575人次,对14328户私营企业的规模、行业、运行情况、用工情况、市场情况以及企业家信心指数等方面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调研,采集了大量调研数据,向省政府上报了专题调研报告。

二是进一步开展了“创(就)业无忧”帮扶工程。全省工商系统积极帮助下岗职工、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和自主创业。通过加大宣传力度、组织招聘会洽谈会、开展各类培训、成立青年见习基地、减免费用、推行“开业前风险提示”、对黑中介进行查处取缔等举措,有利的确保了重点群体能够更好更快的就业。

三是进一步加大了证照管理力度。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查处无照经营为主线,深入开展了证照管理等基础工作。首先成立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对无照经营者进行查处取缔,并建立健全了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联动监管机制。其次加大了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证照监管力度。再次查处黑网吧。利用经济户口软件,对网吧进行拉网式排查,并分时、分片、分组巡查暗访,与公安、文化、电信、关工委等部门联合执法,对黑网吧进行集中整治。同时,充分利用了“12315”投诉举报网络,鼓励群众举报,全面实施网格化监管。最后加强示范街建设。每个县、区分局都有一个证照管理示范镇(街道),每个基层工商分局(所)都有一条证照管理示范街,统一证照悬挂、统一规章制度、统一台帐资料,并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街的辐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