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自雇动力网 >> 自雇书苑 >> 浏览文章 文章排行榜

自雇者:即将消失的社会风景——读周建华《手上人生——粤北濒危手工艺备忘录》有感

字体大小:    

点击浏览下一页

 

    在中国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跑得最快的前30年,我在国内很少读到专门讲述自雇者故事的著作。


    自雇者本来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我最早听到这个词,是当年跟着温铁军教授做农村调研,一个在中国政法大学念读书的广东老乡陈日强口里说出来的。后来,日强回到佛山工作,还专门在《南方周末》发表了一篇题为《切实保障公民自雇谋生的权利》的文章,并且办了一个专门为自雇者服务的“自雇动力网”。


    顾名思义,自雇者是自己雇佣自己、不用忍受老板在自己面前指手划脚的一群人。在更通俗的公共舆论空间,他们也被称作是自由职业者。自从有了人类社会,手工艺人就开始出现在公共视野。

 

点击浏览下一页
    在人们的刻板印象里,传统中国农村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乡下人在吃喝住行方面的需求都可以在常年的自主生产中得到自我满足。记得小时候,我住在连平县城西北郊,平时家里吃的粮食是地里长的,水是河里和井里来的,呼吸的空气也是全免费的,看家靠狗,进城靠走,一切都好像在一个独立生态系统里边循环。实际上,这是城市人一厢情愿的想法。就算生活在九连那么偏僻的地方,大多数农民一辈子的梦想,也是搬到城市去生活。近十年来,很多山城的房地产发展得好,就是跟农民大规模洗脚上田、向城镇迁移有关。我认识的乡里乡亲,有的已经丧失劳动能力,仍然在惦记着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小时候,我们家里做饭的锅漏水了,报时的钟不响了,碎豆的磨石“牙齿”老化了,收割水稻用的镰刀钝了,在自己村里都找不到能补或能修的人,需要靠“走江湖”的外来匠人来解决。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时候有这类的“外人”进村,乡里人都是免费提供食物和茶水给他们吃喝。可见,那时的乡下人见识见识短,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尊重却是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则的。


    只不过,随着中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过渡到现代工业社会,这个过去受人尊重的特殊群体,成为即将消失的社会风景。对“00”后、“10”后出生的孩子来说,他们懂得在手机上发微信、在Ipad上玩游戏,却不明白,为什么以前锡锅漏水了还可以补,看护小孩的“座笼”是用竹子做成的,快过年时就会有人拉着风箱和压力锅上门来给我们做爆米花……他们的头脑中已经没有这些成年人熟悉的文化现象。现在,终于有一位粤北的作家,愿意用田园调查的方式来纪录这些日渐凋零的社会风景,着实让人感动。

点击浏览下一页
     15年前,我还是大学生,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那栋老大楼的16楼认识了周建华。他就来自上文说到的那个偏僻乡村九连。当时,他似乎想留在南方农村报当记者,之后阴差阳错,却回了家乡当中学老师,几年后任连平县委新闻秘书,成为半个职业新闻人。此后十来年,建华独立采写或协助其他记者采写了大量有影响力的新闻报道,还拿了广东新闻奖。特别是近两年,或许是到县电视台工作的“姻缘”,他撰稿的电视散文《老家大湖寨》获得广东省广播影视节目二等奖、电视专题片《美在连平》拿下河源市广播影视节目一等奖,这对于一直扎根在粤北山城的作家和新闻人来说,是很需要用实力来说话的。建华对传统乡土中国的纪实写作,很快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从而为他继续深挖这类社会题材积累了很多有用的资源。

点击浏览下一页
    大概两年前,我到建华家里喝茶,对着窗外一片喧闹吵杂的街景,他告诉我,接下来他想把自己的视觉焦点放到散布在街头巷尾和农村乡土的手工艺人,这是一个逐步淡出人们视线的群体。这些人的手上,不仅有他儿时的记忆,也有值得我们所有人去珍视的社会风景。他讲这番话的时候,以“留住乡愁”为口号的古建筑保护已经在全国自上而下掀起热潮。如果说古建筑保护是关注社会的传统硬件保护,那么建华采写的粤北濒危手工艺备忘录,无疑可视为软件的部分。没有传统手工匠人的油坊、磨坊、织布机、打铁铺、手工刨具,最多只能说是一种摆设,它们终究会失去实际的使用功能而进入民俗博物馆,而成为只能提供给大家观赏的古董。但是,如果有了像香火一般代代相传的手工匠人来继续守护它们,它们就是仍然活着的历史。


    有生命的古董才能叫做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神,正在于它一直在影响着我们。


    在社会学者的眼光里,自雇是弱势群体谋生的一种形式。而实际上,若以更平等的视角来看,他们所从事的专业生产服务,是经济社会不容或缺的补充。即使是在各种有价值的劳动都已经被现代工业科技普遍推向产业化的今天,仍然有许多无法被工业生产代替或者是我们不希望用工业生产来代替的领域,需要继续依赖这个群体的服务。譬如,周建华刚刚出版的《手上人生——粤北濒危手工艺备忘录》(中国文联出版社)一书里,讲到祖牌师傅廖伟峰,是专门为我们的祖宗祠堂设计和雕刻牌匾的。熟悉农村的人都知道,一个氏族可能十几年或几十年才修一次祠堂。这项服务社会需求是很少的,而大部分流程又需要依赖人脑和手工来完成,这就决定它必须依靠少数几个人来维持这个专业。再譬如笠蔴(竹制斗笠)师傅张世基,在工业编织的草帽、布帽流水线出现前,笠蔴是露天劳动者遮阳挡雨的主要工具,但是,当工业化生产的其它材质的帽子出现后,全手工制作的笠蔴只有少数农民喜欢用,有限的市场需求已经不足以支撑一个正常的产业,因而,笠蔴制作手工艺成为一个新的自雇职业。


    在建华的这本纪实著作里边,关注了22个不同的手工艺人,涉及织布、刻章、烧炭、泥塑、打铁、陶艺、风车、布龙、石磨等十几个不同领域,既有做生产工具,也有做生活用品的,还有专门为当地一些民俗文化的发展延续提供配套服务的。


    作为一名体制内的作家,建华的身份职位要求他必须习惯性地站在党委政府的角度来看问题。然而,在这本书里,他并没有让自己深陷在反复无趣的宏观叙事和理论陈列,而是更多地把精力投入到对社会微观结构、底层经济形态和民众文化心理的的观察,以近乎白描的笔法来讲述自己所见所想。他直接在田园乡土中采撷样本,用接地气的表达来提升语言的温度,这强化了全书的可读性。可见文章的深度不在于理论的多少,而在于作者切入这些社会和经济样本是否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讲述的故事是否丰满,对各类题材的挖掘是否足够深入以及叙事逻辑本身是否清晰。表面来看,建华的视觉域局限于粤北连平,但仔细通读全书,我们又会发现,他反映的问题具有全局性。在这点上,这也为社会学、经济学和文化学领域的学者积累了研究素材。

    建华笔下的手工艺人,来自中国最典型的自雇者群体。当前我国在保障自雇者基本权利的制度供给还很少,至少在税费征收、金融服务、社会保障、社团管理、城市管理、公共资源分配、行业准入、户籍管理、子女入学和其它劳动法保护方面,对这个特殊群体的关注还比不上公司法人和其它社会法人。如何去构建一套与自雇者群体利益相兼容的法律制度体系,无疑是国家层面下一步要考虑的焦点问题。


    尽管在经济条件上不是所有的手工艺人都应该列入穷人的范畴,但是我仍然想在文末引用陈日强先生多年前在《南方周末》的呼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保障穷人自雇谋生的权益,使穷人得以在自雇劳动和自雇经营中赢得生存空间、赢得个人尊严,显然是比单纯的物质救济更为重要的救济之道,是穷人的根本出路。但愿从明天起,自雇者生活在阳光和欢笑中,远离歧视和偏见,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建华先生的这本专著,应该成为我们关注和保护自雇者生存权利的一个良好契机。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曾任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广东省社会学学会“三农”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法学会会员)



本站公告

友情公告:乡土嘉泽青年项目招募书
    乡土嘉泽青年项目招募书详细请见 /html/zgyz/bzfw/1316.html…
admin
2012年4月6日
沉痛悼念新乡村建设的坚定实践者刘湘波老师
    2011年3月24日晚上,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总干事、大学生支农调研活动的执行人刘湘波老师因车祸抢救无效逝世,…
admin
2011年3月25日
知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自雇动力网
    根据王占阳教授博客消息,蔡定剑先生已于今晨三点三十分不幸病逝。特在此向各位转告这一噩耗。蔡先生是一位…
admin
2010年11月22日
自雇动力网赞助主办“让我们一起关注自雇发
    本站联合中国政法大学农村与法治研究会在今年暑假开展“让我们一起关注自雇发展”——2010年暑假自雇发展调…
admin
2010年6月26日
真诚邀请各位朋友成为本站的作者!
    真诚邀请各位朋友为本站撰写提供有关自雇主题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可以是你对有关自雇政策的评论、研究,也…
admin
2009年11月17日

最近更新

一周排行

网上调查

    您认为我们的网站有什么最需要改进?
     网站内容需要加强
     网站栏目需要简化
     网站美工比较陈旧
     网站原创内容太少
     网站宣传推广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