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自雇动力网 >> 自雇新事 >> 行业新闻 >> 浏览文章 文章排行榜

城管发放市场经营证 流动摊贩从此不用打游击

字体大小:    

  

点击浏览下一页

10来个城管集体到访,200多名街头小贩第一次没开溜——11月5日上午10时30分,大港纬二路等三处露天市场正式成为本市首批合法化的马路摊点,243名摊贩拿到由城管执法员亲自送上的市场经营证,这意味今后他们在街头有了固定地点。

      ■现场城管给流动小贩发证

  5日上午10时30分,已自发形成多年的大港纬二路露天市场出现难得一幕:10多名身着制服的城管执法员集体“空降”,街边两溜流动小摊贩们一个没跑,照样自顾自看管着水果筐、蔬菜摊、炒货点。“事先街道办给打招呼了,今天城管来发经营证,这条马路以后就是合法经营场所。”几位小贩这样告诉记者。

  在一个仅两米见方的水果摊前,市北区城管执法局局长杜福跃为摊主窦美云亲自送上了市场经营证。这张小证书上贴着窦美云的大头照 ,写着摊主姓名、市场编号、经营范围、经营期限等内容,左下角还卡了个“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政府大港街道办事处”的大红章。

  “没想到城管‘头头’亲自来发证,有了这张纸就吃下定心丸了,以后摆摊看见城管都不用跑了。”窦美云告诉记者,她和丈夫是日照来青的农民,在青岛摆摊4年,转战镇江路、胶州路等多处马路市场,“哪里城管查得松就往哪里跑”,直到5日,终于有个落脚地了。

      ■首批243个摊主有了“身份”

  “这是个大胆尝试,好不好还需要边实践边看,出了问题也会马上修正。”据市北区城管执法局监察科科长刘守杰介绍,上月底,市北区在全省率先推行公共区域设摊管理试点工作,在取缔区内14个占道、扰民摊点的基础上,另为大港纬二路、吉林支路、长春路等公共路段的27个露天摊点正式“开绿灯”,允许流动摊贩持证进入并对其进行市场秩序管理,为调和流动摊贩和城市管理之间的矛盾做出破冰之举。

  11月5日,除了大港纬二路露天市场之外,镇江路早市、胶州路夜市两个马路市场身份也正式合法化,当天总计243个马路摊贩拿到了临商市场经营证。

  “经调查,这些人大多是外地来青打工者,也有少部分下岗失业人员。给他们发证经营,就等于给他们养家糊口和创业机会。”刘守杰说,除了首批的3个市场、243名摊贩“转正”之外,今年内还将有另外24个市场、总计3000余名马路摊贩身份合法化。

      ■管理安全卫生专人专管

  市北区的27个马路市场身份虽已“合法化”,但入市商贩们并非想卖什么就卖什么、想怎么卖就怎么卖,“这也是我们之所以要颁发市场准入证的原因。”刘守杰告诉记者,因为27个马路市场上的商户多数经营的是小买卖,暂无能力到工商部门登记、纳税,为防止其在一定程度上落入监管“真空”,市北区对小商贩们的经营内容也设置准入门槛:只能卖果蔬、生肉、服装饰品和日用生活品等等,熟食、凉菜、烧烤、快餐等等一律不允许售卖;同时,每位入市小贩每月都需要根据不同市场位置和摊位大小缴纳每天10元以下至30元不等的管理费。

  为了保证市场环境卫生、安全,督促小贩们诚实守法经营,市北区还将在合法化的27个马路市场内设置专门的保洁、治安和市场管理人员。

  商贩孙洪岩:

  我在市场安心了

  39岁的炒货商贩孙洪岩是首批“转正”的马路商贩之一,在大港纬二路市场内经营编号为L02008。尽管这只是一串简单的数字,至今没户口的孙洪岩却表示,这数字就是他在青安身立命的“身份证”。

  “我老家在莱西,家里没啥地了,老婆孩子都跟着我到了青岛,靠在街头卖炒瓜子养家。”孙洪岩的经营项目主要是炒瓜子、炒花生、炒栗子等干果,因为有个大锅可以现炒现卖,生意还不错。可惜的是,这两年租不起固定门头,只能在街头“打游击”做挑货郎。

  “以前我卖货一天只卖一两样,数量少占的地方也小,这样看见城管了才好跑路!”不过5日上午,记者在孙洪岩的摊位上看到,他的摊位扩展到了4米长,炒货品种多达六七个,还兼营起了水果,“现在不用跑了,可以在市场安心扎根了,多上点货挣得也就多点。”孙洪岩表示,自家闺女13岁了,现已在青岛上中学,自己还得好好做买卖供她念大学。

  ■声音

  城管刘守杰:

  新鲜事边做边改

  针对市北区尝试马路市场合法化的做法,很多市民都表示:这么好的做法,为什么不早点实施?对此,市北区城管执法局监察科科长刘守杰表示:看起来确实是件好事情,但其带来的问题也很多很杂,其中还涉及到多部门联合执法的责任,不是件轻松事儿。

  “比如说小商贩暂时不上税,不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他们一旦售卖假冒伪劣产品,市民如何维权?还有偷偷卖熟食、卖凉菜的,食品安全如何保证?”为了杜绝这些问题的发生,刘守杰表示,现在主要靠市北区城管执法局以及各街道办事处负责把关查处,每天派专人监督查看市场、接受市民投诉,一旦发现有不法商贩,立即取消其入市资格。

  “我们主要是从民生角度来办市场,给困难市民找个最简便的创业机会。这在全市乃至全省也是第一家尝试,接下来或许还会出现很多问题,但只能边实践边修改。”刘守杰说。 本版文/图  记者 高一靖



本站公告

友情公告:乡土嘉泽青年项目招募书
    乡土嘉泽青年项目招募书详细请见 /html/zgyz/bzfw/1316.html…
admin
2012年4月6日
沉痛悼念新乡村建设的坚定实践者刘湘波老师
    2011年3月24日晚上,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总干事、大学生支农调研活动的执行人刘湘波老师因车祸抢救无效逝世,…
admin
2011年3月25日
知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自雇动力网
    根据王占阳教授博客消息,蔡定剑先生已于今晨三点三十分不幸病逝。特在此向各位转告这一噩耗。蔡先生是一位…
admin
2010年11月22日
自雇动力网赞助主办“让我们一起关注自雇发
    本站联合中国政法大学农村与法治研究会在今年暑假开展“让我们一起关注自雇发展”——2010年暑假自雇发展调…
admin
2010年6月26日
真诚邀请各位朋友成为本站的作者!
    真诚邀请各位朋友为本站撰写提供有关自雇主题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可以是你对有关自雇政策的评论、研究,也…
admin
2009年11月17日

最近更新

一周排行

网上调查

    您认为我们的网站有什么最需要改进?
     网站内容需要加强
     网站栏目需要简化
     网站美工比较陈旧
     网站原创内容太少
     网站宣传推广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