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南海青年创业的调研报告
本站发布时间:2009年12月15日 | 阅读次数: | |
来源:互联网 | 来源日期:2009-04-08 |
推进青年创业特别是农村青年创业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动经济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为贯彻区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的有关部署和要求,进一步了解南海青年创业情况,推进青年创业,根据区委领导的指示精神,由区委常委张朝阳同志为主管领导,团区委、区经贸局、区工商局和区工商联联合组成调研组,深入到各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学校、金融机构和各职能部门,通过座谈会和走访等主要形式,开展我区推进青年创业情况调研。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当前南海农村青年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随着南海经济迅猛发展,大量的土地集约化转变用途,农民们纷纷“洗脚上田”。在南海不少农村出现单靠出租土地、厂房或村组集体分红为生的人群,我们称之为“食利阶层”。调研中了解到,在“食利阶层”中20-30岁的农村青年占相当比例。因此,我们这里重点对南海农村青年基本情况作介绍和分析。
在我们到部分村组与农村干部进行访谈时,他们普遍认为造成一些农村青年不就业不创业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由于农村青年股份分红所得的收入可观,致使农村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候会衡量一下工作所带来得收益是否优于现状。有相当部分青年观望等待投资机会,试图赚快钱,说白了就是“事少事好钱又多,少苦少累有自由”。据农村工作部2007年统计数据,南海农村三级人平收入10359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平收入最高的村是大沥镇凤池村16460元;农村居民人平收入最高的村民小组是九江镇大谷村兰昌村民小组25216元。较高的分红收入减少了农村青年的就业创业意识,产生“福利负效应”。另一方面,不少农村青年学历技能低的劣势使他们在风云变幻的市场面前感到恐惧。据调查,村民主要消遣活动分别是看电视和打麻将,它们分列第一(88.75%)、第二(67.48%)位(资料来源:南海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摘自《南海区内部资料选编》,2006年)。此外,2006年有关数据显示,南海农村人均用于书报阅读消费仅有18元(数据来源:南海区统计中心资料)。这些数据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村青年竞争力弱。“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更是消磨了不少农村青年的创业锐气,使农村青年这种“主动失业”的现象更加普遍,导致社会上闲散人员增多。部分未就业的青年或整天游手好闲,或以打麻将蹉跎岁月,或寻滋闹事,给社会大局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大局的稳定。
目前青年成长成才主要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传统的农村分红模式是青年成长的羁绊。
唯物辨证法认为,看问题,要区分矛盾的主次方面;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造成部分南海农村青年主动失业的原因有多方面,但问题的主要症结在于利益驱动。根据在南海桂城、罗村、大沥和里水四个镇(街道)的20个行政村调查统计,村(组)人均股份分红为5133.4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814.75元。由此可见农村股份分红可观。而农村青年进企业打工,人均年收入不过在1.5万元左右。此外,过半数的受访农村青年认为,入厂与外来工一起工作,既辛苦又“没面子”,还不如呆在家里吃分红。综上所述,造成农村青年这种现象的核心原因是农村的股份分红收入能支 0
60
x 年龄
股份数(元)y
满股
图1:传统农村股份分红模式Ⅰ
起始股
撑其一般日常生活。
根据在南海桂城、罗村、大沥和里水四个镇(街道)20个行政村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农村股份分红模式基本上都表现为传统的股份分红模式。所谓传统农村股份分红模式是指随着年龄阶段增长,获得的股份份额简单累加提高,达到一定的年龄(一般是60岁)则满股(即设置了封顶线)。传统的分红模式主要存在两种模式,传统分红模式Ⅰ(如图1所示)在桂城街道农村中比较普遍,以平洲地区为典型。传统分红模式Ⅱ以大沥镇为典型代表(如图2所示略)。
值得说明的是,虽然20个行政村具体的分红模式有所差别,但是从宏观的角度讲还是符合图1和图2所描述的趋势。从现实出发,传统农村股份分红模式并没有很好地给农村青年施以一定的经济压力,致使该部分非劳动收入青年群体主动寻求创业或就业的动力不强。从长远来看,虽然这些南海本地青年富了“口袋”,但却穷了“脑袋”,在知识经济成为发展主流的当今社会,显然他们生存发展的空间正在不断被挤压缩小。
问题二:青年对创业认识的肤浅化和片面化。
走访发现,目前创业青年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对创业困难估计不足,创业思路不够清晰,创业心态比较浮躁。在对大沥镇水头村创业青年刘某进行的访谈中,我们获悉刘某家境富裕,中专毕业后就直接创业,父母给予他本人200万的创业资金,从事铝型材销售生意,但是由于此前没有该行业的工作经验或所需知识,所以刘某坦言目前经营陷入困境,深感压力巨大。另外,在与南海民营企业家代表的座谈中,企业家代表基本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创业应当先从就业开始,就业是创业的原始积累阶段。联邦集团董事长杜泽华和广东珠江开关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柏成都着重强调,现在青年对创业的认识存在误区,思维比较狭隘,仅局限于创业意味着当老板。他们同时指出,这种“就业”更多的是以创业为目的,是获得创业资源和经验的重要过程,而不同于传统意义上所谓的为谋生而进行的“就业”。当前新一代创业青年面临的创业环境与二十年前第一代企业人所面临的环境大不相同。事物的发展总是需要一个过程,任何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多数与会企业家认为,未有相关行业工作经验就想着去创业,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当前社会浮躁心理的一种体现。目前,各行各业竞争日益激烈,市场越来越成熟,每个领域的企业都在不断整合,聚拢,形成寡头企业。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了要进入这些行业的门槛高了,创业难度加大了。在毫无经验的基础上,青年仅仅凭借创业激情就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厮杀,最后的结局只会壮烈牺牲。据了解,在我区工商局登记创办的企业中,不少生命期非常短暂,近3年来每年都有1万多个企业需要注销,(见下表)。这从某方面来说确实反映出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创业的艰难。
年 份 |
新成立企业数 |
年底企业总数 |
注销的企业数 |
2005年 |
12059 |
78523 |
10026 |
2006年 |
13099 |
81419 |
10203 |
2007年 |
27153 |
98461 |
10111 |
(数据来源:南海区工商局)
归根结底,青年对创业认识存在肤浅化和片面化的问题。创业不仅仅是资金的简单投放,而更加是技术、信息和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综合角力的结果。而这些素质的获得恰恰是需要在相关行业实践中磨练出来,通过“先就业”来“挣票子,学方子,洗脑子,找位子”,为“后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问题三:鼓励青年创业的社会环境相对不足。
适当的激励是人前进的动力,目前镇村基层在青年创业这方面所进行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方面捉襟见肘;鼓励农村青年创业的家庭教育有待提高;部分基层劳动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有的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脱节,一些想培训的青年赶不上机会,有的无心参加培训的青年反而被“拉”去培训,导致了使本来就有限的政府培训资源被白白浪费。同时,南海区内青年创业相关的培训制度、培训课程和培训机构仍是空白,急需填补;我们在调研中还了解到,大部分受访者认为在引导青年创业方面,社会的创业舆论宣传工作不足,针对时下青年创业还没有一个明确舆论导向。
另外,与温州相比,去年温州人均收入大于人均GDP,而南海区人均GDP5万多元(按常住人口210万计算),城乡人均收入才2万多元。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人均收入大于人均GDP产值越多,说明居民参与经济增长的程度越高,也就是说创业的比例越高。在这方面,南海落后于温州。新形势下,南海青年的普遍创业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促进青年创业的主要建议措施
因为县级建制的南海区行政权限有限,政策优惠空间很难有大的增加。然而,硬挖潜有限,软挖潜无限,因此我们的建议措施重点放在政府政策激励、基层经济组织的改革倡导和舆论引导及社会支持等方面上:
一、政府政策和措施方面:
1. 建议政府拿出闲置或空置物业作为“创业孵化基地”,扶持青年创业。目前不少政府部门手中拥有相当数量的物业,建议区政府利用“三旧改造”之机,把部分闲置物业转化成“创业孵化基地”,无偿提供给青年创办企业,重点扶持青年进行金融、动漫制作、广告策划和计算机技术应用等知识类、科技类行业创业。同时,以园区管理模式对“创业孵化基地”进行管理,将发达国家流行的国际化商务办公中心的模式引进到“创业孵化基地”,提供共享的接待区、会议室、洽谈室、培训教室、茶水间等公共设施。为“创业孵化基地”配备1-2名商务秘书帮助企业处理日常工作中的电话转接、访客引领、临时会议记录、预定酒店、交通工具、办公用品代理采购等各类问题。“创业孵化基地”的物业管理由专业公司负责,保障其日常后勤运作、治安和消防安全。
这一措施目的主要是可以降低青年创业成本,减少青年创业风险,“孵化”更多创业项目,激发起更多青年的创业决心。目前,团区委已经争取了设立南海区青年创业园大学城片区、东软学院片区;罗村街道团委也在团区委指导下,在罗村范围内积极筹建创业园罗村片区。团区委现正争取区政府支持,建立南海区青年创业园桂城片区,以达到更好的辐射效果。
2.对优秀创业青年予以政府奖励。建议参照纳税大户的表彰办法,由区政府设立“南海青年创业有为奖章”和“南海十佳青年微型企业奖”等奖项对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创业青年给予表彰奖励,体现政府对青年创业方面的关怀和重视。而且对有为青年进行表彰,有助于推动青年更进一步的发展,有利于他们提高社会知名度,为自己发展拓宽道路。同时建议各镇(街道)和村(社区)也设立类似奖项。
3.政府在融资方面对创业青年给予扶持。针对创业者融资难的现实,建议区政府设立1000万元贷款担保基金,并选择了有实力的社会担保公司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帮助优秀创业青年融资,担保费(普遍为担保金额的2%-3%)由区政府设立的基金承担。融资时,由创业青年提出申请,经有关部门(建议由科技局、工商局、财政局、审计局、经贸局、团区委等组成)组织资格审查小组审批后确定扶持对象和金额。
4.定期举办“南海区创业信息发布会”。会上由政府有关职能单位和行业商会介绍南海重点发展的新兴行业状况、分析创业机会、发布经济产业链配套信息,引导青年科学创业,提高青年创业成功率。对南海区青年创业园内的创业青年的项目、技能以及技术优势定期举办信息发布会和项目洽谈会,通过系列宣传策划为创业青年找到更多潜在客户。
二、农村经济组织利益分配改革方面:
针对传统农村股份分红 股份数(元)y
x 年龄
0
满股
20
30
60
图3:激励型农村股份分红模式
起始股
模式在激励青年创业上的弊端,我们提出一种通过不增加创业适龄青年的股份,激发青年创业迫切感的“激励型”模式。
与传统模式不同,“激励型”农村股份分红模式是把分红曲线略做修改,20岁之前求学阶段的分红曲线增长幅度减慢,20岁到30岁创业或就业阶段股份不增加,过了30岁后曲线增速迅猛。(如图3所示)
总体来讲,每家分红金额的总数与之前传统模式相比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发生变化的领域主要是20岁到30岁青年原先应得的那一块利益转移到父母那里,增加长辈对青年的经济支配能力。
该模式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呢?从现实意义上来讲,首先,该模式给具备劳动能力非在学的青年施加了一定的经济压力,客观上鞭策他们走上社会各种工作岗位或选择自主创业。其次,由于村民每户总体利益没有受到太大的调整,改革的阻力也会相对减少。据我们在桂城、罗村、大沥和里水四个镇(街道)所了解到的,参与决策讨论村中重大事务的户主代表年龄主要在40岁以上。这表明了村中重大事务,包括分红制度的话语权集中在长辈手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使农村股份分红从传统的模式向我们理想中的农村股份分红模式转变的阻力应该不大。同时,在访谈中绝大部分农村干部认为,农村青年出现“主动失业”的根本原因终究还是伴随农村股份分红优厚性产生的“等靠要”思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转变农村青年目前这种不主动就业创业的观念,提高他们忧患意识,关键就在于切断他们对传统农村分红的依赖性。鉴于农村股份分红改革的敏感性,建议政府可以在适当的时机,找合适的村作为试点稳步推行新型农村股份分红模式。在具体的实践中再加以调适,以适应现实农村的状况。
此外,建议建立相应的约束激励机制。深圳宝安区于2000年1月就提出了实施青年“学业、就业、创业”的“三业工程”,2001年“五四”前夕,宝安区正式出台了《关于实施青年学业就业创业工程的意见》,将“三业”工程系统化,并分为28项工作任务落实到全区八镇两街道和近二十个职能部门。随着“三业”工程的逐步深入,宝安进一步提出素质工程,并在2007年以区委、区政府一号文件的形式出台了《关于全面实施素质工程的意见》,把创业就业学业和股份分红进行挂钩,取得显著成效。青年创业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而知识和经验是需要从就学和就业中获得。简而言之,就学和就业是青年成功创业的途径。建议南海区委区政府借鉴深圳市宝安区的做法,结合南海实际,着重将农村股份分红机制与就学和创业挂钩。以下建议可结合实际选择性实施:
一是就学约束机制。农村股份分红与户籍青年就学挂钩,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中途辍学或拿肄业证的户籍青年一律不予分红;仅持高中毕业证、中专文凭的户籍青年分红适当削减(如减半或三成等);大专及以上文凭足额分红;重点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凭的户籍青年可获奖励。或根本实际单纯实施对完成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本村户籍青年实施奖励。总而言之,通过将农村股份分红与教育挂钩,激励农村青年认真读书,从长远来看,对青年创业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是创业激励机制。对实行自主创业的适龄户籍青年(20至30岁),可凭法人登记及相关证明获得经济奖励。
三、社会支持和舆论引导方面:
1.建立“应用型”创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1)学校创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备的体系,涵盖了从初中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而目前在南海各类学校里,尚未开设创业课程,所以对于在校青年学生,我们建议区政府在区内的大中专院校设立创业课程,聘请或者委托成功民营企业家、商业协会、金融专家、管理人才等走进课堂为青年创业现身说法,介绍各种创业模式,拓宽青年创业思维,普及创业知识,培育年青一代南海人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形成赞赏创业、支持创业的社会氛围。
(2)企业创业教育:对于社会青年,原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承担了就业培训的工作,但是实际的效果并不显著或者说收效甚微。我们建议能否把原先由政府承担的培训职能转移到企业手中,实现“以岗代培”。具体操作是,政府可以选择符合条件的企业,比如,招收本地35岁以下青年100人以上,同时本地青年占全体员工人数达到60%以上的企业。经企业提出申请,政府审核,方可授予培训权,建立青年创业培训基地。政府给予合格企业相应的培训补贴。另外,青年可根据个人意愿提出到建立创业基地的企业培训。实际上接受培训的学员就是到企业里面去“就业式创业”。
2.加强社会舆论对青年创业的正面引导。建议由政府主管文化宣传工作的部门牵头,各青年组织和商会配合,大张旗鼓宣传优秀青年创业事迹,培育具有“南海精神”的特色创业文化,尊重青年创业者的个性选择,大力弘扬创业精神,使“就业创业光荣,虚度光阴耻辱”成为南海青年的普遍价值舆论导向。
3.开展创业就业结对帮扶活动,实现创业精神和知识“薪火相传”。
组织一批具有创业经验和较强社会责任心的民营企业家、专业经营管理人员以及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成立创业指导专家服务队伍,指导有创业愿望和正在创业的青年创业。依托各级各类商会,组织企业家与创业青年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结 语
“现在我们要忧虑的不是优惠政策的减少,忧虑的是我们的良好创业环境和创业意识丧失,我觉得这是可怕的!”不久前的全国“两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对于南海青年创业极富启迪意义。打破传统的改革之路必然是艰辛的,这就更需要南海的政府和社会各界以“敢闯敢干”的精神和勇气,进一步解放思想,在推进南海青年创业方面有所作为。
以上是我们在调研后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思考和建议,请区领导批评指正。
附表:
农村居民数、农户数、人均纯收入、人均分红情况表(按村明细)
单位:人、户、元
镇(街道) |
村名 |
农村居民数(人) |
农户数(户) |
农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 |
村社(组)股份 分红总额 |
村社(组)人均 股份分红(元) |
合计 |
|
76450 |
25437 |
236295 |
388642267 |
102669 |
桂城 |
东二 |
3482 |
1295 |
13173 |
22942643 |
6589 |
|
叠北 |
5420 |
1479 |
13854 |
29910000 |
5518 |
|
平南 |
5378 |
1705 |
14491 |
18500000 |
3440 |
|
夏西 |
6272 |
2410 |
14880 |
31360000 |
5000 |
|
夏北 |
6026 |
2209 |
11245 |
24200000 |
4016 |
小计 |
—— |
26578 |
9098 |
67652 |
126912643 |
24563 |
罗村 |
联星 |
4779 |
1640 |
10059 |
19250000 |
4327 |
|
联合 |
5528 |
1870 |
8303 |
17952578 |
3481 |
|
沙坑 |
2846 |
995 |
8296 |
8125292 |
3062 |
|
芦塘 |
2984 |
992 |
9306 |
21153975 |
4056 |
|
下柏 |
1700 |
587 |
10000 |
10608000 |
6240 |
小计 |
—— |
17837 |
6084 |
45964 |
77089845 |
21166 |
大沥 |
沥中 |
3287 |
1220 |
14859 |
13484870 |
4318 |
|
沥东 |
4009 |
1248 |
16114 |
40050000 |
9990 |
|
沥西 |
3528 |
998 |
11168 |
14284370 |
4049 |
|
凤池 |
2181 |
765 |
16460 |
17003446 |
7796 |
|
六联 |
4638 |
1486 |
12089 |
35517276 |
8844 |
小计 |
—— |
17643 |
5717 |
70690 |
120339962 |
34997 |
里水 |
草场 |
2021 |
618 |
9307 |
7400000 |
3662 |
|
洲村 |
2440 |
652 |
10225 |
11520000 |
4721 |
|
河村 |
2838 |
872 |
10483 |
14389817 |
5070 |
|
甘蕉 |
3012 |
955 |
11448 |
10300000 |
3420 |
|
沙涌 |
4081 |
1441 |
10796 |
20690000 |
5070 |
小计 |
—— |
14392 |
4538 |
51989 |
64299817 |
219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