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流动商贩生存现状调查小感想
本站发布时间:2010年01月27日 | 阅读次数: | |
来源:互联网 | 来源日期:2009-07-25 |
上大学了,感觉就是不一样了,暑假没有回家,和一帮同学进行社会实践.我们的实践是希望工程激励行动---北京市流动商贩生存现状调查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跑跑闹闹我们的前期工作(对流动商贩的调查)就这样告一段落。貌似结束了每天早起顶着烈日在大街上跑的日子,那几天每天似乎都在进行拉链,,发誓以后一定没事不想着压马路了,晚上睡觉有时还抽筋,好累好辛苦啊。但是,也知道了好多甚至亲身经历了一般,心里有太多的感触,太多的想法。
我们在北京不同的区做,什么海淀、朝阳、丰台、昌平……其实遇到的挺多的,但很多的都不太配合,说我们这是没事找事,说了也不能怎样啊,
不会有帮助及其很多的理由来拒绝。说的我们好委屈,只是想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啊。不过后来也就想明白了,毕竟很多人觉得这样的工作有点不体面,排斥我们是很正常的,换做我们也许一样的会拒绝,以这种逻辑来看,愿意和我们聊天的商贩都还是有不错的心理素质的。被拒绝至少让我们明白即使很小的事情做起来都不会像想象的那么简单。总体上来看,来这里的流动商贩几乎都是外地的并且北方人偏多,其中的河南人还是占到很大比重!有的在家里就是种地没有多少收入,有的是觉得流动这行比较自由,怎么着一个月还可以赚点,他们的月收入大多在1000—2000之间,偶尔遇到每月收入7000-8000,甚至上万的,他们住的都是一室一厅的远远的超越了大部分人几平米的小房子,以至于我们感慨我们也去弄个小摊来。
出来最多的是中龄人,也许我不说大家也都想得到,因为我们是学生,我们明白一个普通的家庭要供孩子上学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要是孩子多再上个大学那花费可真的不少。印象深刻的又一位大叔说:孩子上大学了,家里没有收入就出来挣钱,在苦也要孩子上,自己孩子上大学了心里还是很甜的感觉就要熬到头了。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每天省吃俭用为的都是孩子。希望每个做子女都理解父母那那片心,不让他们操心,对得起父母在外吃的苦流的汗,烈日下风雨中都是他们疲惫却奋斗的身影说到流动商贩就不能不说我们的城管,这似乎是大家很敏感的很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对于城管的工作很多人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大家都是为了工作为了挣口饭吃。但对于城管的行为和态度还是不太满意,比如超车、砸摊打人等暴力行为,不公平对待少部分人,执法时穿便装开便车……大家都希望执法时正规点文明点,但最近2年来有所好转大家都觉得与和谐社会有关。当我们提到想没有想过如何解决时,很多人从来没有想过,觉得这是没法解决的想了也白想,从古至今都有小摊贩,就和城管继续玩猫和老鼠的游戏,只有少数人提到了一些解决的方案。方案1:可以开辟出固定的点在规定的时间允许大家摆摊;
方案2:
只要不影响市容市貌就让大家摆,遇到领导检查国家大事什么的比如奥运会,大家也都自觉的不出摊了,不要搞得太清楚了走模糊路线呗。在我们调查的时候就有还几次遇到了城管出现的事情,我们正聊天,忽然就有人喊了声城管来了(一般商贩都会扎堆)大家就什么也不管收起东西就跑了,奇怪的是我们还没有发现城管在哪,过了有2分钟吧才看到城管的车,我就随口说句感觉好恐怖啊,旁边有位年轻人说:这就是社会底层人的生活!忽然有种说复杂的感觉,却说不出来……自己好像也觉得城管好过分人家位生活容易嘛!
其实还有一种商贩,他们不在马路边,不在地下通道里,他们在小区门口,时间久了和小区内的人都比较熟悉了,大家也都彼此信任,生意也就靠者周围人给好起来。商贩为人们提供生活必须的,比如蔬菜啊、报纸啊、配钥匙、收废品等,方便了大家,自己也转到了钱。我个人觉得这样就特好,一举俩的,何乐而不为呢,大家各取所需了。
另外一个值得我们学生关注的就是当问道为什么不找固定的工作时“摊位费贵、没文化、没技术”是最多的回答。这些流动商贩的文化程度都不过高中,高中的都很少,看来文化还是很重要的。也许我们有的人会说哪个哪个小学的初中的现在有自己的公司自己做老板,但毕竟那样的人又有几个。我承认文化程度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发展, 但一定会对一个人的发展产生很大很大的影响,有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很少见过那个大学生出来摆摊的,至少在我们调查的范围内没有吧!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啊,为自己、为父母、也为自己将来的家庭孩子……学的多肯定是没有错的。
呵呵,瞎扯了这么多,但也都真实,都是自己的所感所想,就这么多了,不啰嗦了。可能有的问题自己也没有说到没有说清楚,还望大家见谅啊,希望我们后期的工作顺利啊,大家加油啊。
希望工程激励行动---北京市流动商贩生存现状调查研究小组